110-1 文學經典選讀-斷片與整體 課程介紹

課程說明


穿梭於詩歌、散文、小說文本之間,探討經典文學的語詞文字如何在同代人或後來的時空中相遇、持續延伸、跨域、擴增、觸發、改變語義,以片斷的形式深入細節。改變我們對小說、故事與寫作的觀念。

 

課程目標


小說並非只能是故事與情節。並不是每個書寫者都擅於鋪陳設計緊密情節,我們尋求跨域、跨界的可能,擺脫束縛,從文學與記憶地層、接通心靈深處,找到自己的小說之路。

 

授課老師


賀淑芳

 

每週授課進度/參考資料


一、導論
二、人與荒原 / 哈代(Thomas Hardy)《還鄉記》(The Return of Native)[第一章]
三、越趨近死亡生命愈發豐盛、印尼華人移民後裔 / 美籍詩人李揚立(Li-Young Lee)
-呼吸、身體與詩學觀點
-詩歌選讀 “Immigrant Blues” (Behind my eyes) ,“Gift”(Rose ) “From Blossoms”(Behind my eyes.)
四、戲謔的書寫–模仿與自我 / 克拉麗絲•李斯佩克朵(Clarice Lispector)短篇小說集《隱密的幸福》(擇篇)、電影《Quién te cantará》
五、大自然與散文書寫一 / Annie Dillard《溪畔天心》/《汀克溪畔的朝聖者》
六、大自然與散文書寫二 / 散文讀本 Eva Meijer《動物的存在與虛無》
七、愛情故事 / 伊莎貝拉阿言德(Isabel Allende)<瓦力邁>
八、不著痕跡地說明事情 / 艾利斯門若(Alice Munro) 短篇小說(待選)
九、愛人者靈魂 / 石黑一雄《別讓我走》
十、回憶與自我 / 石黑一雄《別讓我走》
十一、多聲敘述,視角轉換 / 維吉尼亞吳爾芙《海浪》(擇篇「見面」)
十二、時間流逝 / 維吉尼亞吳爾芙《到燈塔去》(擇篇「莉莉在海邊回憶的藍塞夫人」)、Sylvia Plath《一生》【詩歌單篇】
十三、我們那漆黑的身體 / 維吉尼亞吳爾芙《到燈塔去》(「藍塞夫人日暮時分」)、(波蘭)奧爾嘉.朵卡萩(Olga Nawoja Tokarczuk)《雲遊者》(Bieguini)
十四、精密的身體時鐘與創傷地圖 / (波蘭)奧爾嘉.朵卡萩(Olga Nawoja Tokarczuk)《雲遊者》(Bieguini)
十五、系統與混沌 / 講義提供:班雅明與德勒茲的星座學、奧爾嘉.朵卡萩的小說星座學
十六、閱讀斷片 / 黃碧雲《盧麒之死》(擇章)、黃碧雲《烈女圖》擇章——「每件事情都有終結的一日」
十七、創作分享與討論
十八、期末綜合討論

 

延伸參考資料


Thomas Hardy. The Return of Native. Modern Library 2001
Li-Young Lee. The city in which I love you : poems. Brockport, N.Y. : BOA Editions.1990.
Li-Young Lee. From blossoms:selected poems. Tarset,Northumberland: Bloodaxe Books, 2007.
Li-Young Lee. Rose: poems. Rochester, N.Y. : BOA Editions, c1986.
Li-Young Lee. The winged seed : a remembrance. Saint Paul, Minn. : Ruminator Books,1995.
Li-Young Lee. Behind my eyes. New York : W.W. Norton. 2008.
(巴西)克拉麗絲•李斯佩克朵(Clarice Lispector)《隱密的幸福》人民文學出版社 , 2018。
(美國)安妮‧迪勒 吳美真譯《汀克溪畔的朝聖者》臺北:麥田,2020.
伊娃.邁爾(Eva Meijer),林敏雅譯,《動物的存在與虛無,以及牠們如何溝通的科學藝術》,臺北:野人,2019.
伊莎貝拉阿言德(Isabel Allende)著,張定綺譯《伊娃露娜的故事》臺北:時報文化,1995.
石黑一雄著,張淑貞譯,《別讓我走》 臺北:商周出版 , 2021。
維吉尼亞.吳爾芙,黃慧敏譯,《海浪》(The Waves),臺北:麥田,2007.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