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治受難與文學意義:虛構能做什麼

講座介紹


 
【島嶼・漂流】文學的空間與時間 系列講座
 
【島嶼・漂流】文學的空間與時間 系列講座
 
🎈第三場
【政治受難與文學意義——虛構能做什麼】
 
◼︎講師:小說家 童偉格 X 北藝大文學所助理教授 賀淑芳
◼︎主持人:楊雅凌(編劇、北藝大文學所學生)
◼︎時間:12/06(日)14:00~16:00
◼︎地點:森大青鳥(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59號2樓,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六號出口正後方)
 
*講座報名網址: https://bit.ly/3kNVHoP(因應疫情,活動當天請戴口罩並配合防疫措施喔~)
 
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
 
「帝國活在歷史裡,並且企圖對抗歷史,因而詛咒了自己的命運。」——柯慈《等待野蠻人》
 
「我的小說材料來自社區裡聽來的故事。這賦予小說一定程度的真實感。但書寫不止於此,我會繼續挖掘底下隱藏的;因為有些東西不只是歷史,還是預言。」——童妮摩里森 Conversations with Toni Morrison
 
以書寫抵禦遺忘,記憶卻不能不充滿虛構與建構。歷史問題仍未了結,所有對過往的追憶與詮釋,不僅只為還原真相,亦為解決當代的問題。
 
主講人各別從台灣的白色恐佈文學,以及馬來西亞的五一三歷史事件敘述的現況出發。不同的島嶼,面對人類相似的傾軋,文學在其中如何可能?
 
對談題綱:
一、政治(紀實)書寫
紀實的理念。歷史檔案的現況。銜接斷裂,重啟對話。歷史的創傷與壓抑是如何為社會集體潛在地經驗著。
 
二、小說的當代目的論
小說的詮釋視角。討論目前小說創作在面對這暗黑歷史的難題與侷限。我們從小說敘事裡可以學習的。主講人將細談一位在探索政治與歷史情境的代表性作家。
 
三、虛構的當代本體論
談談虛構跟真實之間的辯證性,以及虛構所能創造的,虛構對過去歷史經驗與創傷的闡明與度越。——我們何以需要虛構?
 
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
 
【講師介紹】
 
童偉格
一九七七年生,萬里人。著有長篇小說《西北雨》、《無傷時代》;短篇小說《王考》;散文《童話故事》;舞臺劇本《小事》。主編《讓過去成為此刻: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》(合編)。
 
賀淑芳
北藝大文學所助理教授。馬來西亞作家。曾獲時報文學獎、聯合報文學獎、九歌年度小說獎等,並獲臺灣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首屆馬華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。著有小說集《迷宮毯子》、《湖面如鏡》。
 
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♦︎
 
🌿書目資訊
童偉格等,主編《讓過去成為此刻: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》,春山,https://bit.ly/3nLlFLG
賀淑芳,《湖面如鏡》,寶瓶, https://bit.ly/2UOMl1t
 
#北藝大文學所第三屆招生中
對文學所課程或應考資訊有興趣的同學,也很歡迎來講座交流分享喔~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